1.土方工程结算资料收集整理:

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文件。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相关资料

设计文件及有关工程变更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确认使用机械、人工开挖、回填土等

原始地貌高程点测量数据资料。

土方方格网、验槽记录或桩基成孔记录

经建设、监理、第三方咨询单位共同确认的土方外运运距相关资料。

与土方开挖及回填相关的现场签证资料

 

2.土方属于甲分专业包项目,但要求包单位清底及局部开挖情形:

专业分包单位完成土方开挖的情形较为普遍,因为建设单位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一般总承包人很难拒绝。但问题是,现场经常会出现土方开挖不到位情况,在完成场地移交前,参建各方仍需做好交付基坑标高的复核测量确认工作。据此判断分析是否挖到设计标高或者存在超挖问题,厘清责任

集水坑、槽、下柱墩、±0.00以下的梁、地沟等,如涉及后续零星土方开挖,一定要做好现场签证,因为此类零星开挖成本偏高,同时也避免了在结算时因专业分包单位和总包单位界面交接不清而产生三角纠纷。

 

3.处理软弱地基情形:

软弱地基处理:遇到软弱地基如局部淤泥质土垃圾土等情况时,需及时要求建设、监理、勘察设计等相关单位现场勘验,确定处理方案,如要求砂石换填混凝土换填的,要及时做好签证,并明确“换填材料种类、换填范围、换填厚度”等计量计价基本要素。

 

4.土方运距:

一般情况下,清单招标过程中会约定土方(弃方)运距由投标人自行考虑。但也有一些项目情况特殊(比如建设单位人还怪好的、或者是一个正义的使者),或者弃土点有多个,招标清单描述为土方运距暂按5km考虑,实际运距经发承包人共同确认。此时,承包人应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要求确认土方(弃方)的实际运距,否则后期的结算难免会出现争议,一旦承包人拿不出相应的佐证资料,那就只有让步、以损失为代价了。

 

5.基坑侧壁坍塌处理:

出现此类情况,应厘清导致基坑侧壁坍塌的责任方或责任事件

非承包人原因:由于基坑边坡支护工程勘察设计有误不够或者甲分包的支护、降水工等施工质量原因,或因连续暴雨等不可抗力,导致基坑侧壁坍塌承包人应及时索赔签证,避免结算纠纷

承包人原因:由于承包人质量安全管控措施不到位,或者施工组织不合理,导致基坑侧壁土方塌方,无论土方实际施工人为谁,此时所产生的加固维修费用由承包人自行承担。

 

6.回填土外购:

回填施工时,往往会出现基坑开挖的土壤类别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形,需要外购土方,一般投标报价中也没有相应的价格可参考此时认质认价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不同地点的土方购买价格都不一定相同,加之土方的运输距离、取土方式等,最容易产生争议。在未确认价格的情况下,后期结算往往会扯皮不断

 

7.渣土消纳费用:

按照各地区环保管理相关要求,部分地区有渣土消纳的要求,渣土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并缴纳相关的费用,增加渣土消纳费用如何计取如果合同中未明确时,是否按照承包人实际缴纳的费用进行结算确有很大争议遇到此类情况,应提前在合同中约定,否则后期只能协商解决了,而且大概率是以承包人让步而终结。

 

8.预留基坑出入坡道马道):

现场土方开挖后需留置的用于基坑出入的通道(也称马道),其开挖施工及结算分两种情况考虑:

甲方专项分包:分包单位按照施工合同,完成全部土方的挖运,按实际来说,并不会在场内预留土方坡道,但在总包单位和土方专项分包单位交叉作业时,总包方为了方便后续施工,会要求土方分包单位预留土方坡道,待基础施工完毕后,由总包单位运出,此费用一般包括在土方分包中,发生时不再另行计算。

施工范围内:如果土方属于施工范围,所有费用都含在土方工程中,不另行计算。